關於我們

■很多人都問「什麼是合作社?」

您想要了解合作社,卻又不知從何問起嗎?
您是合作社的一份子,想諮詢合作社如何營運嗎?
您想要認識台灣的合作社嗎?

「Let's Coop」是為了支持合作社的發展而建立的平台:

1.我們將針對合作社的提問進行回答
2.本網站是串接社會經濟智庫的平台
3.透過本網站讓不同合作社相互交流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■Let’s Coop合作平台發起理念—看見彼此、同心協力、一起幸福

陳來紅 董事長 / 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

合作社分享共同利益的理念與實踐,在2016年11月30日被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遺產,這是由德國提案申請,由16州、各州最多4個候選提案,經層層選拔,最後取得全體共識而向聯合國提出「無形文化資產」的候選。[1]

國際合作社聯盟祕書長Charles Could 在領獎現場發表感言:「德國合作社具有悠久的傳統,新的合作社又能推陳出新,深具創新能力,對世界合作運動有深遠的影響。」[2]

2019年3月19日臺灣承傳世界合作社前輩經驗,在七大原則[3]的實踐上,因著台灣國家特殊處境,並隨著戒嚴、解嚴的時代變遷,得以延續前人理念,並一一實現合作社價值與原則。

各社自立自治之餘如何跨出步伐,促進第六原則的社間合作與第七原則的關懷地區社會,數位世代的來臨,跨世代的對話因此而出,數位科技人才思考著數位人文的可能性,更因為有感於頼羅博士《公元兩千年的合作社》的研究備嘗資料收集之艱辛歷程,數位科技的運用正是當務之急,因而促成了合作平台的草創,是跨社.跨界.跨世代.跨農都有共識的共同第一步。

[1]P167,《主婦合作創業~共同購買運動路上有妳,有我》
[2]引自季刊《合作經濟》137期。
[3]國際合作社聯盟制定之合作七大原則:1.自願與公開的社員制;2.社員的民主管理;3.社員的經濟參與;4.自治與自立;5.教育、訓練與宣導;6.社間合作;7.關懷社區社會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■論數位轉型與合作事業:在此之前,我們需要共同理解數位世代的思維

李士傑 執行長/宏華環境保護與數位未來基金㑹

合作事業是一種將集體的力量與智慧集結起來的社會組織型態。這種社會組織型態有其歷史脈絡;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,從農業、工業等生產面向中的各種環節,到儲蓄、居住、飲食、教育、長短期照護、族群文化認同等再生產的面向,都有著眾多的前人貢獻、累積著許多成功與失敗的經典戰役與榮譽徽章。

從網路社會崛起開始,一種透過數位資通訊科技(ICT),跨越地理空間的限制,串接起分享著共同價值、建構共同認同的新資訊社會個體的協同合作型態,乘著科技高速發展的浪潮,影響著全球人類社會。這股浪潮同樣衝擊著合作社與合作事業,為社會演化與人類歷史演進帶來了新的「水平整合」動能。

「網絡合作」(或稱為網路合作,networking)被視為當今文化生產的重要關鍵型態,並且作為後台的運作邏輯,串接了原本體質相異但在形態上可以互相學習的「節點」(node)。

網絡合作彷彿從網路封包運作法則:資訊切割與傳遞後再重組的一套、克服地理時空距離的「訊息溝通法則」獲得啟發,它把位於不同時空脈絡的行動者,以抽象數學型態的節點,虛擬地連結在一起互通有無:節點彼此之間既是供需的合作關係,也是訊息傳遞與流通的「通路」(channel),保障了交流的高度效率、抗拒被單一目的來源給壟斷。

目前為止洞悉到這種新組織型態與傳播途徑,並且善用它創造大規模利益的資訊社會行動者,例如Uber 與AirBNB 等新興挑戰,還有Facebook 與Google 谷歌這樣的社交媒體平台的運營者;他們所遂行的商業模式與運營作法,其背後主導的意識形態可以被稱作是「平台資本主義」。在這個大規模的全球現象籠罩下,個別的人們的創造力、差異的個人化特色與獨特性,都被吸納成為「資訊不對稱」的資訊資本(information capital),重新被捲動來生產資訊時代平台資本家的利益。

有沒有可能這些透過資訊科技創造出來的「新平台」可以把這樣的溝通效能提升,帶進嶄新的作業方式,繞過這百年來的艱辛旅程,建構高效率的回饋機制,把人們帶進新時代的速度與合作領域。這些創新可能包括:新的方法、新的論述、新的互通有無。數位公共領域除了「授權條款」已經改變底層的遊戲規則,在每一個層次上,還有許多成長與新創的空間。這些創新可能包括但不止於:
- 黑客松:新的參與、腦力激盪,兼傳播(engagement & communication)形式
- 媒體化:如何透過更低的傳播訊息啟動門檻,自動將溝通訊息創造成為中介、多元方式激動的內容,以此開始嘗試建立文化主體性(直播形式的訊息溝通方式)

我們可以參考的範例很多,基本上這些創造出半獨立自主的文化倡議者與對話文化,建構「數位合作經濟」:一種同樣能夠帶動經濟活動,但卻有更為平權、不歧視也不過分的平衡構想。